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茶桌之上,最尴尬的莫过于这一幕:
对方满脸热情地递过一杯茶,你却在瞥见茶汤、闻见气息的瞬间,心里咯噔一下,这茶,不对劲。
要么是工艺粗糙到带着焦糊味,要么是加入大量高科技泛着怪味,再或是以次充好的“山寨货”……
展开剩余89%这些猫腻,内行人一眼就能看穿,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:直说不喝,显得太不给面子。
硬着头皮喝下去,舌尖的涩、喉咙的燥,全成了自讨的罪。
这种“盛情难却”的煎熬,外行人往往不懂。
毕竟在他们眼里,包装花哨、名字响亮的茶,就该是“好东西”。
但在茶叶圈子里,有些茶早被内行人悄悄拉进了“慎喝清单”。
尤其是下面这4种,看着可能光鲜,实则根本就禁不起细品。
《2》
第一,30年陈老白茶
想喝到真正的30年陈老白茶,难度堪比寻古董。
回溯30年前,福建白茶的处境与如今大相径庭:当时主打外销海外换汇,国内市场鲜有人知,产量本就有限。
从福鼎当地茶农的回忆来看,那时的产业重心并非白茶。
福鼎盛产花岗岩,石板厂才是经济支柱。
太姥山等核心区域,大片土地种着经济效益更高的黄栀子,不少茶农甚至因卖茶利润低而砍茶树改种作物。
即便有少量茶叶产出,也未必制成白茶,更多被加工成白琳功夫红茶,或作为高档茉莉花茶的茶坯。
而当时有远见、肯斥资建仓库,规范化储存白茶以待陈化的商家,更是凤毛麟角。
如今市面上标榜“30年陈”的老白茶,大多是做旧造假的产物。
毕竟真正留存的高龄老茶存量极少,若遇到标价低廉、还敢标50年陈的“老白茶”,基本可判定为骗局。
买老白茶不必盲目追年份,10年以内的茶存量相对充足,品质也更易把控。
对那些动辄几十年陈的“老茶”,务必多留个心眼。
《3》
第二,糖炒红茶
市面上有些小种红茶格外诱人:外观乌黑油亮,冲泡后香气浓郁、滋味甜润,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优质好茶。
但这种“过分的香甜”,可能藏着猫腻。
它们或许是加糖炒制的“糖炒红茶”。
这类茶多由劣质茶青制成,商家为掩盖茶叶本身的苦涩味,会在炒制时加入白糖。
糖在高温下融化附着于茶叶表面,不仅让茶看起来油亮讨喜,还能通过糖分的甜感和焦香,伪装出“高香甘甜”的假象。
其实,辨别糖炒红茶并不复杂。
只需抓一小撮茶叶放在手中捻搓,若感觉发粘,或者能摸到细小的糖粒结晶,甚至有类似糖壳的硬脆触感,基本就能判定是糖炒茶。
这种茶虽入口甜,但久泡后会透出茶本身的粗涩,且过量摄入添加糖分对健康无益,选购时需多留意。
《4》
第三,香精花茶
真正的高端花茶,香气是天然浸润的雅致。
无论是茉莉花茶的清幽,还是玉兰花茶的温润,那股花香都与茶香交融得恰到好处。
用盖碗冲泡时,初闻清雅不艳,细品层次丰富,即便连泡数次,茶汤里的花香依旧绵长,毫无刺鼻感。
但劣质花茶的“香”,却透着一股刻意的张扬。
往往隔着包装就能闻到浓烈到冲鼻的气味,像廉价香水或工业香薰般直白。
初闻或许觉得“够香”,多闻片刻便会感到头晕发腻,甚至带着一丝化学制剂的生硬感。
尤其那些标价极低、几十块就能买一大包,却散发着异常浓重花香的花茶,多半是“香精提香”的产物。
它们省去了天然窨制的繁复工序,直接添加食用香精来模拟花香。
这种茶泡开后,头一冲香气或许炸裂,但第二、三冲便急剧衰减,留下的只有茶汤本身的寡淡甚至苦涩。
香精花茶看似“性价比高”,实则既喝不到天然花香的灵动,也品不出茶叶本真的醇厚,与其为这股虚假的浓香买单,不如选择香气自然、滋味协调的正经花茶。
《5》
第四,9块9包邮的捡漏茶
打开各大电商平台,“9.9元包邮”的茶叶比比皆是。
9块9一泡的正岩茶、十几块一饼的老白茶、不到百元的荒野银针……
懂行的人一眼便知,这个价格连优质茶青的成本都不够,更别提加工、仓储、物流等环节的投入。
这些低价茶的营销套路,与早年电视购物如出一辙。
先标一个“原价999元”的虚高价格,再以“回馈客户”“限时秒杀”为由,喊出“9.9元特惠”。
看似是消费者捡了便宜,实则这茶本身就只值这个价。
商品的价值永远锚定价格,9.9元能买到手机壳、方便面,却绝买不到真正的好茶。
正岩茶的山场成本、老白茶的陈化时间、荒野银针的稀缺性,哪一样都不是几块钱能覆盖的。
细算下来,9.9元的茶叶里,大半成本花在了包装和物流上,至于茶叶本身,可能是筛选剩下的碎茶、夏茶,甚至是存放过久的陈茶,品质堪忧到“给花草当肥料都嫌差”。
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“买不了吃亏”的心理,用低价吸引流量,赚一单是一单。
喝茶终究是入口的东西,与其为捡漏的心理买单,买回一堆难以下咽的劣质茶,不如接受“一分钱一分货”的常识。
好茶的成本摆在那里,不肯为品质付费,最终只会掉进低价的陷阱。
《6》
选茶如识人,外在的花哨终究抵不过内里的实在。
那些动辄30年陈的老白茶、甜得发粘的糖炒红茶、香得冲鼻的香精花茶,还有9.9包邮的“捡漏茶”,看似各有诱惑,实则都绕不开一个“虚”字.
虚标年份、虚增甜香、虚造花香、虚设低价。
喝茶本是件简单事,不必追着“老”、“香”、“便宜”的标签跑。
真正的好茶,该是原料干净、工艺本分、滋味纯粹的。
选茶时,要拒绝虚假包装,不贪离谱低价。
毕竟,能入口安心、喝着舒坦的茶,才是真正值得掏腰包的好茶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配资炒股配资门户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